显示标签为“Censorship”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Censorship”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1年1月29日星期六

突尼斯网络监管负责人接受采访

《连线》采访了突尼斯网络监管机构Tunisian Internet Agency(ATI,Agence tunisienne d'Internet的缩写)的局长Kamel Saadaoui。 他声称,在去年12月革命开始时,政府黑名单中的网站数量迅速攀升。
至于本阿里为什么没有采用类似埃及的断网和断电话的措施,他认为可能是本阿里对局势预估不足,或者不知道他能够关闭互联网。 ATI在其存在的15年里,在审查互联网和窃取活跃分子电邮帐号方面臭名远扬。网络和电邮流量都要经过ATI的办公室。Saadaoui担任ATI局长一 职已有3年,他坚称只是服从政府命令,现在旧政府被推翻,新政府上台,他也将遵循新的政策,促进互联网的开放。他说,“我们只是计算机和电子工程师,不是 警察。”不是他们决定屏蔽哪个网站,他们并不知道你有没有博客。换句话说,不要谴责他们,他们只是干活的。起初黑名单只有300个左右的网站,但随着网民 数量的增长,被屏蔽网站数量到去年11月超过2000。当政府开始封杀代理服务器时,黑名单迅速增至数千,其中大约一千是政治性网站,其余则是代理服务 器。去年12月革命爆发后,ATI与黑客们展开了一场竞争,匿名组织DDoS ATI的网站,但Saadaoui表示他们的主服务器和网络没受到太大影响。在本阿里逃走后,黑名单并没有完全消失,Saadaoui承诺黑名单中的网站 全是色情、儿童色情、裸体和宣扬仇恨,只使用URL过滤。

方滨兴担任GFW主任一职已有3年,他坚称只是遵守政府命令,现在旧政府被推翻,新政府上台,他也将遵循新的政策,促进互联网的开放。他说,“我们只是计算机和电子工程师,不是决策者。”换句话说,不要谴责他们,他们只是干活的。

2010年12月5日星期日

中国根服务器DNS污染



国的第一次DNS污染发生在2010年3月,当美国和智利的用户试图访问流行社交网站如facebook.com、youtube.com和
twitter.com等域名,他们的域名查询请求转交给中国控制的DNS根服务器处理,由于这些网站在中国被封锁,结果用户收到了错误的DNS信息;据
IETF DNS
operations邮件列表的讨论,一位来自智利域名注册商的技术人员周三称,他们在DNS根服务器“i.root-servers.net”的一个节
点上观察到了奇怪的响应行为,当用户查询facebook.com、youtube.com和
twitter.com等域名时,返回的是虚假的IP地址,没有转到.com。正常情况下,DNS根服务器只会提供一个正确的顶级域名服务器指示,在此例
中用户查询的.com顶级域名服务器由美国弗吉尼亚州的VeriSign公司运行。他们根据路由追踪发现这个节点位于中国。


i.root-
servers.net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正对此展开调查。很多人指出中国根服务器DNS污染已经发生过多次,而一位自称管理根服务器中国镜像的
ICANN机构的人员声明,ICANN与此事无关。中国的DNS污染通过DNS根服务器波及到了智利和美国等国的计算机,由于直接影响到了智利和美国互联
网络,一台位于中国的DNS根服务器被切断互联网络链接。服务器的操作者Netnod确认了这一行为,并表示由于来自中国的网络审查制度影响到了一些互联
网站点。



天后,中国根服务器运营商Netnod,似乎已经解决了导致facebook.com、youtube.com和
twitter.com等网站域名解析无意定向到中国的问题。维护根服务器中国镜像的Netnod,“撤回了中国服务器的路由通告”,从而事实上切断了与
互联网的连接。


Netnod坚称,它的服务器不包含重定向互联网流量的错误数据,安全专家对此也表示认同,他们认为DNS问题可能是中国政府修改某处网络时造成的。

NIC
智利在之后周五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到,VTR、Telmex和其他几个ISP的上游提供商–环球电讯(Global
Crossing)受到影响,最早从周三就开始有报道,但显然再早的几天就有了。另外NIC智利提到他们位于加州的服务器也同样受到了冲击,错误DNS信
息来源自何处尚不明确,也许是通过Equinix,或者是通过Network Solutions。


Network
Solutions的工程部副总裁Rick
Wilhelm声明他们并没有为NIC智利提供服务,另外Equinix和环球电讯没有立即发表任何声明。Netnod维护了一台DNS根服务器位于中国
的镜像服务器,现在已经开始在服务器上执行撤回路由广播的操作。公司CEO Kurt
Lindqvist在一封给记者的电子邮件中说到,他”不记得”关闭了此台服务器的互联网链接。


Netnod坚持他们的服务器并没有包含重定向网络链接的错误信息,一些安全专家也表示,这些数据有可能被中国政府在中国的互联网的某处进行了替换,而这个替换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整个国家的GFW[墙]。


二次DNS污染发生在2010年4月8日关于BGP(边界网关协议)劫持。一家叫IDC China
Telecommunication的小型ISP的错误路由数据,经过中国电信的二次传播,扩散到了整个互联网,波及到了
AT&T、Level3、Deutsche Telekom、Qwest
Communications和Telefonica等多个国家的大型ISP。事故始于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点,持续了大约20分钟。在此过程中,有
32,000到37,000个网络接收到了错误的数据,包括8,000个美国网络,超过8,500个中国网络,1,100个澳大利亚网络,230个法国网
络。



在,安全专家发出警告,中国的审查正威胁到其边界之外的区域,影响到生活在中国之外的网民。中国拥有三台镜像DNS根服务器(F-、I-和J-),根据安
全公司Renesys的数据,全球57%的DNS查询是通过位于中国的根服务器完成,中国周边地区如俄罗斯、东南亚最受影响。中国的DNS污染正成为互联
网安全和自由的真正威胁。

2010年12月1日星期三

中国的DNS污染是互联网的真正威胁

今年3月和4月,中国的DNS污染两次影响了互联网:第一次是3月份,当美国和智利的用户试图访问流行社交网站如facebook.com、youtube.com和twitter.com等域名,他们的域名查询请求转交给中国控制的DNS根服务器处理,由于这些网站在中国被封锁,结果用户收到了错误的DNS信息;第二次是4月8日,最近广为报道的BGP(边界网关协议)劫持。 现在,安全专家发出警告,中国的审查正威胁到其边界之外的区域,影响到生活在中国之外的网民。中国拥有三台镜像DNS根服务器(F-、I-和J-),根据安全公司Renesys的数据,全球57%的DNS查询是通过位于中国的根服务器完成,中国周边地区如俄罗斯、东南亚最受影响。中国的DNS污染正成为互联网安全和自由的真正威胁。

2010年7月31日星期六

ghs46.google.com

  GHS也支持IPv6访问了,不错。将 CNAME 指向从 ghs.google.com 改为 ghs46.google.com

C:\Users\User>nslookup ghs46.google.com
服务器:  google-public-dns-b.google.com
Address:  8.8.4.4

非权威应答:
名称:    ghs46.l.google.com
Addresses:  2404:6800:8003::79
          72.14.203.121
Aliases:  ghs46.google.com
目前利用IPv6访问GHS不需要翻墙(或者说GFW对IPV6是无效的?).

2010年7月25日星期日

奇虎360,跨省追捕您

作者:可可mars  来源:http://zkaip.com/2010/07/17/qihoo-360-provinces-pursue-your/

奇虎公司360安全卫士凭借着良好的推广和较好的软件体验,拥有了过亿的用户。

曾经,我也十分信任360,但是,现在我彻彻底底的把360卸载了。

360从体贴用户的安全管理软件彻底沦为流氓软件,甚至进行安全恐吓,用木马后门技术劫持用户电脑。

——————————奇虎公司的副总裁发言————————–

2010年7月16日,在北京某会议上:

  • 奇虎网的副总裁上台分享如何和谐掉用户的言论。
  • 奇虎的副总裁又说,交互式栏目与搜索引擎是重点的审查区域,主要是关键词过滤。
  • 奇虎副总裁再说,我们的交互式栏目有2000多个黑名单关键词。
  • 审查,是中国互联网的主要基调。
  • 奇虎副总裁继续说,我们会随时随地删除用户发的有害信息。
  • 奇虎副总裁在说到内容审查的时候,提到了色情信息、暴力信息、非法贩卖信息,但一直不提政治敏感信息。
  • 他很聪明,一直说审查主要是为了过滤色情信息。
  • 奇虎副总裁说,"希望政府部门加强审查促进互联网的发展。"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不是靠审查来促进的,相反,不透明的审查让中国互联网变得毫无生气。一个又一个的web2.0网站因为审查倒下,一次又一次的创新因为审查被扼杀。有时,你甚至不知道做了什么,网站就凭空消失了。via @jason5ng32

——————————奇虎公司的斑斑劣迹————————–

——————————————————————————-

你可以审查,你可以上传用户隐私,你可以电脑植入木马,你可以随时屏蔽,你可以安全恐吓。

你以为做好用户体验,就能拿下全部东西吗?

那些只是表面,如果没有一个尊重用户的态度,你最终将被用户唾弃。

奇虎公司做的不是互联网,它做的是偷窃和抢劫还有强奸和洗脑。

抵制360从我做起!!!

2010年7月7日星期三

中国大陆当局还在审核谷歌中国的 ICP 许可证

Google已经在2010年6月的最后一天提交了ICP许可证的复核申请,本周三中国大陆官方表示Google的ICP年审正在进行中,这是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科技宣传官员网里贱王立建告诉媒体说的,他说Google提交的有些微慢,不确定什么时候出结果。
Google在周一已经修改了其不会自动跳转的谷歌中国首页,加上了ICP证号和三个谷歌中国硕果仅存的服务链接。
Via the Economic Tims 谷奥



Google's China webpage licence under review


BEIJING: Google's application to renew its webpage licence in China is currently under review with no set deadline, a government official said on Wednesday. "Google's annual check-in is under way," Wang Lijian, chief propaganda official at the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IT) told media. Wang said that Google's submission was "relatively late" and that he was not sure when the results would be out.

China's MIIT is the body responsible for renewing and reviewing 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 licences. Google said last week it will stop automatically rerouting users to its uncensored Hong Kong search site after Beijing indicated it will not renew Google's ICP licence if it continued to do so. Google now operates a landing page for its Google.cn website and clicking anywhere on the page brings the user to the Google.com.hk site.

China is the world's biggest Internet market by users. This development is the latest in a series of twists that occured since Google unexpectedly warned in January it might quit the country over censorship concerns and after suffering a hacker attack it said came from within China.

2010年6月28日星期一

Official Google Blog: An update on China

6/28/2010 10:45:00 PM
Ever since we launched Google.cn, our search engine for mainland Chinese users, we have done our best to increase access to information while abiding by Chinese law. This has not always been an easy balance to strike, especially since our January announcement that we were no longer willing to censor results on Google.cn.

We currently automatically redirect everyone using Google.cn to Google.com.hk, our Hong Kong search engine. This redirect, which offers unfiltered search in simplified Chinese, has been working well for our users and for Google. However, it's clear from conversations we have had with Chinese government officials that they find the redirect unacceptable—and that if we continue redirecting users our 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 license will not be renewed (it's up for renewal on June 30). Without an ICP license, we can't operate a commercial website like Google.cn—so Google would effectively go dark in China.

That's a prospect dreaded by many of our Chinese users, who have been vocal about their desire to keep Google.cn alive. We have therefore been looking at possible alternatives, and instead of automatically redirecting all our users, we have started taking a small percentage of them to a landing page on Google.cn that links to Google.com.hk—where users can conduct web search or continue to use Google.cn services like music and text translate, which we can provide locally without filtering. This approach ensures we stay true to our commitment not to censor our results on Google.cn and gives users access to all of our services from one page.

Over the next few days we'll end the redirect entirely, taking all our Chinese users to our new landing page—and today we re-submitted our ICP license renewal application based on this approach.

As a company we aspire to make information available to users everywhere, including China. It's why we have worked so hard to keep Google.cn alive, as well as to continue ou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work in China. This new approach is consistent with our commitment not to self censor and, we believe, with local law. We are therefore hopeful that our license will be renewed on this basis so we can continue to offer our Chinese users services via Google.cn.

非法登录他人邮箱被以侵犯通信自由罪公诉

朱某曾因工作关系得知公司同事的电子邮箱账户和密码,他出于好奇多次擅自登录该邮箱查看邮件。但在离职后长达六年时间里,他仍非法 截获王先生等人电子邮件 1000余封。日前,嘉定区检察院以涉嫌侵犯通信自由罪对朱某提起公诉。去年7月,一家塑胶公司的马经理听 说,有人发送电子邮件给竞争对手,向对 方提供自己公司内部往来邮件中的重要信息。为此,马经理打听到发布这条信息的电子邮箱,答允给付2000元酬劳获取信息。几天后,他果然收到邮件,里面包 含自己公司的新产品信息、主要原材料的采购价格、采购计划等内容。他发现这些内容出自公司采购部王先生的电子邮件,于是立即报案。
经检察机关侦查,发现王先生的邮件系统遭到入侵,入侵者是曾经在这家塑胶公司工作过的朱某。在与负责采购管理的王先生共事过程中,朱某得知了他 电子邮箱的账号和密码,朱某出于好奇曾多次打开王先生电子邮箱偷看。


当他发现邮件中有关公司采购和管理方面的材料后,便打算通过转发相关邮件到自己邮箱中,再兜售给他人的方式进行牟利。为了不使王先生起疑心,朱某每次都将 偷看完的电子邮件设置为 "未读"状态,以致王先生一直未察觉。

长达6年时间内,朱某多次非法截获王先生等人的电子邮件,仅在其笔记本电脑内查获的就有 1000余封。

检察机关认为,朱某虽然非法获取了塑胶公司的商业秘密,但因未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其行为并不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但被害人的电子邮箱不仅用 于工作,也用于私人信件往来,其行为已侵犯被害人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且时间跨度长、截获数量大,已涉嫌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

《解放日报》

---------------------------------------------------------------------------------

不知道天朝政府入侵Gmail帐号、建造防火长城有没有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
关于谷歌中国的最新声明

2010年6月20日星期日

谷歌服务在中国大陆的可用性

根据"谷歌服务在中国大陆的可用性"网页的 报告,2010年6月18日,Google的服务除了Gmail外,皆处于封锁或半封锁状态。之前几天能正常使用的网页、图片、资讯、广告服务出现了"部 分无法接入"情况。

2010年6月15日星期二

使用HTTP代理服务器的安全性简评

作者:@davidsky2012   来源:http://www.google.com/reader/item/tag:google.com,2005:reader/item/83b62f2da4b23c40

  由于各种原因,在国内上网,免不了要和HTTP 代理服务器打交道。HTTP代理服务器分加密代理服务器和普通代理服务器。如果我们在自己的电脑上运行了某些软件之后就能访问之前不能访问的网站,那么很 可能是加密代理;如果我们直接在浏览器中设置代理服务器,不用运行任何软件,那么这种类型的代理服务器就是普通代理。一般来说,如果加密代理软件没有问 题,加密代理的安全性要好于普通代理。在这里,本文主要还是讲述普通代理的安全性。

1、HTTP代理协议简介

  浏览器 和HTTP代理服务器之间是通过HTTP代理协议进行通讯的。如果我们没有使用运行在自己的电脑上的加密代理,而是直接在浏览器中设置了在互联网上的代理 服务器地址,那么浏览器就和代理服务器之间进行的通讯就会发送到互联网上。代理服务器常见的请求有GET、POST和CONNECT,下面分别做介绍:

1.1、GET

  如果我们通过代理服务器访问某个http协议的网站网页,那么浏览器就会向HTTP代理服务器发送GET请求。比如我们通过代理服务器访问 http://www.microsoft.com/ ,那么浏览器就会向HTTP代理服务器发送数据:

  GET http://www.microsoft.com/ HTTP/1.1
  ……

  之后代理服务器取得数据后把网页返回给浏览器:

  HTTP/1.1 200 OK
  ……
  <html>
  ……

  我们来和没有使用代理服务器的情况对比一下,如果没有使用代理服务器,那么我们访问 http://www.microsoft.com/ ,浏览器就会向 www.microsoft.com 这台服务器发送以下请求:

  GET / HTTP/1.1
  ……

  服务器返回:

  HTTP/1.1 200 OK
  ……
  <html>
  ……

  我们看到,使用代理服务器之后,GET请求和返回的格式基本没有变化,是否使用代理服务器的安全性上基本没有差异。

1.2、POST

   当我们在使用http协议的网站上提交表单时(比如网站上的用户登陆表单,填写好用户名和口令,然后点登陆,就把表单提交到服务器了),如果表单类型是 POST(大多数表单类型都为POST,不过搜索引擎的搜索表单好像都是GET类型的),那么浏览器就会向代理服务器发送POST请求。比如在 http://www.williamlong.info/archives/2209.html 中进行评论,数据会提交到 http://www.williamlong.info/cmd.asp?act=cmt&key=a666b083 ,如果我们使用HTTP代理服务器,以下请求会发送到代理服务器:

  POST http://www.williamlong.info/cmd.asp?act=cmt&key=a666b083 HTTP/1.1
  ……
  [提交的评论数据]

  如果没有使用代理服务器,那么以下POST请求直接发送到 www.williamlong.info 服务器:

  POST /cmd.asp?act=cmt&key=a666b083 HTTP/1.1
  ……
  [提交的评论数据]

  使用代理服务器和没有使用代理服务器的返回结果也是基本一致的。所以POST请求在是否使用代理服务器的安全性上也是基本没有差异的。

1.3、CONNECT

  当我们访问https协议的网站时,浏览器会向代理服务器发送CONNECT请求。比如我们访问 https://mail.google.com/mail/?shva=1#inbox 时,浏览器会向代理服务器发送以下请求:

  CONNECT mail.google.com:443 HTTP/1.0
  ……

  之后服务器返回:

  HTTP/1.1 200 Connection established
  ……

  然后浏览器开始向代理服务器发送加密的数据,使用的是 mail.google.com 的SSL证书。代理服务器把 mail.google.com 返回的加密数据原原本本的返回给浏览器。

  如果没有使用代理服务器,那么浏览器直接连接 mail.google.com:443 ,然后开始发送和接收加密数据。

  我们看到,使用了HTTP代理服务器之后,HTTPS协议传输的内容仍旧是端到端加密的,HTTPS仍旧保持了传输的内容不被任何负责传输数据的设备(包括代理服务器)看到的特性。是否使用代理服务器对HTTPS协议的安全性没有变化。

2、深入讨论

  Q:我们看到,使用了代理服务器之后,都会把需要访问网站的域名(包括https的)发送给代理服务器,这样如果网络受到监视,就能知道我们在访问什么网站(但https协议监控不到传输的内容,只能知道我们访问了这个网站),这样是否降低了安全性?
  A:如果我们的网络受到监视,所有的网络数据包都被记录,那么如果不用代理服务器,浏览器也会首先去发送查询域名所对应的IP的DNS请求,还会在得到IP后发送TCP连接请求到需要访问的网站,通过网络数据包监视一样可以知道我们在访问什么网站。

  Q:有些代理服务器产品声称能够记录HTTPS传输的内容,是怎么做到的呢?
   A:使用了SSL劫持的手段。这些代理服务器产品无一例外需要安装对应的客户端,一旦安装了这些客户端,就能控制客户端电脑,进而安装代理服务器自己的 证书,进行SSL劫持。有些产品不需安装客户端,但客户端浏览器访问所有的HTTPS网站时都通不过浏览器的SSL证书验证,浏览器都会给出证书无效的警 告。

  Q:如果我们原先不能访问某个网站,使用了代理服务器可以放问这个网站了,这个网站是http协议的,这样访问这个网站所有的行为在受监控的网络环境内都会被记录吧?
  A:是的。因为代理服务器不改变HTTP协议的安全性,所以所有明文传输的内容都能被监控系统记录下来。所以,我们使用代理服务器提交重要信息(比如用户名和口令)时,都要选择HTTPS协议,在输入用户名和口令时需要注意浏览器的地址栏是不是以https开头的。

  Q:使用了代理服务器后,网络数据包所经过的路和没有使用代理服务器时不同,对安全性有什么影响呢?
   A:这要取决于使用了代理服务器前后中所经过的路中的每一个节点了。即使不使用代理服务器,国内上网仍旧会面临各种人为网络故障( http://www.williamlong.info/archives/2195.html ),使用代理服务器后因为经过的路不同,所以有可能还是需要面对这些人为网络故障,也有可能不需要面对这些人为网络故障了(如果代理服务器本身特意解决了 这些故障)。

3、总结

  综合上述,使用远程HTTP代理服务器的安全性和不使用代理服务器相比基本没有什么差别,我们 面对的人为网络故障在使用了代理服务器后也有可能依然存在,也有可能减少甚至消失了。如果有人在国内提供解决了人为网络故障的代理服务器,给一些不会使用 或无法使用加密代理软件的人用,结合《如何使用代理服务器》( http://www.williamlong.info/archives/2057.html )和AutoProxy( http://autoproxy.org/ ),那么全民代理的时代说不定会到来哦。(透露一下,近期内我很可能会提供这样的代理,可能是通过家里的ADSL网络提供,也有可能在服务器上提供,敬请 关注)

  我的Twitter:@davidsky2012,我的Google Reader: https://www.google.com/reader/shared/lehui99


Facebook部署IPv6

昨天Facebook部署了IPv6 ,但是用IPv6访问并不是很顺利。
先是DNS污染仍然存在,DNS无法解析出正确的IP。只能在Hosts中添加相关记录:
2620:0:1cfe:face:b00c::3 www.v6.facebook.com
2620:0:1cfe:face:b00c::7 m.v6.facebook.com
2610:d0:face::9 www.lisp6.facebook.com 
2610:d0:face::9 m.lisp6.facebook.com

 具体IP可能有不同(facebook的v6地址很有趣,中间有face:b00c)。
添加Hosts后,访问移动版m.v6.facebook.com是没有问题的;
电脑版 www.v6.facebook.com能打开但是没有CSS,facebook引用的是static.ak.fbcdn.net,很明显这个域名也被劫持了(返回的IP是93.46.8.89)。
static.ak.fbcdn.net并没有支持IPv6访问,没有对应的V6地址。。。所以要正常访问还是要用代理翻墙,光靠IPv6是不行的。

2010年6月12日星期六

中国罢工愈演愈烈政府禁止媒体报道

来源:BBC中文网

中国江苏昆山台资厂罢工工人和警方冲突

中国江苏昆山台资书元厂罢工工人和警方冲突。

由富士康事件引发的中国罢工浪潮愈演愈烈,已由广东迅速向其他省份扩散。中宣部颁布命令,禁止媒体报道罢工事件。

从广东开始的罢工已经蔓延到江苏、江西、上海、陕西等地,这一现象使得依靠工人运动起家的中国共产党感到极为尴尬。

中国媒体曾对去年的东莞罢工和日前的佛山本田罢工进行了大量报道。但香港南华早报周六(6月12日)引述内地报界人士说,他们现在接到上级命令,不许对罢工事件进行报道与评论。

分析人士说,中国当局在针对罢工事件态度上的180度大转弯,说明北京清楚感觉到了罢工浪潮所带来的威胁,担心媒体的报道会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

但已经开始的工潮却没有因为当局对媒体的禁令而有所放缓,正迅速地由广东向其他省份扩散。

分析人士说,中国政府的当务之急应当是寻找导致罢工的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而不是封杀媒体的报道。

一些学者评论说,新一轮的工潮汹涌澎湃,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中国政府应当慎重对待,倘若一味维护资本家的利益,很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甚至危及中共政权。

学者们表示,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各地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工厂员工的基本工资却与发展形势相差甚远,导致工人们的不满与日俱增,许多地方已处于干柴烈火的状态。

个人信息安全(一):计算机安全

作者:Xizhi Zhu  来源:http://xizhizhu.blogspot.com/2010/06/blog-post.html

前几天的一个热门话题是著名维权人士冯正虎的Twitter ID被调包。尽管这一事件在被推友发现后迅速解决,但也是再一次提醒大家注意保护计算机和网络账户安全!今天先从原理开始说,以后再慢慢讲具体技术。

其实计算机安全说白了也就两样东西:一个是访问控制,另一个就是加密。为什么我不说杀毒软件?你自己Google一下,看看有多少人装了杀毒软件并且及时更新病毒库了,一样被病毒困扰的吧!一方面是不断膨胀的病毒库,另一方面则是对未知病毒几乎无效的启发式搜索,我也就不多说了吧!

访问控制, 就是保护你计算机运行的时候,机密文件不被非法访问。最简单的访问控制,就是基于用户身份的访问控制。比如说你登录Windows的时候需要输入用户名和 密码。但这个技术的问题在于,一旦登录进去,所有程序都有了完全一样的权限,完全不受控制——你万一中毒了,那这个病毒程序就能毫不费力的访问你的所有文 件。所以就有了基于应用程序的访问控制,比如Linux下的AppArmor或者SELinux

简单的说,这个技术就是让不同的程序具有不同的访问权限。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我们还是要使用这个会不断扫描你硬盘文件的QQ,那我们就可以使用这个技术,给QQ设定特定的权限,让他不能访问其他目录。这样一来,他即便有足够的偷窥欲,也无法得到满足。

推广开来,这一机制的优点在于,即使你的系统被病毒入侵,病毒仍然无法读取机密资料,也无法破坏重要数据。相反,系统的安全模块还能够知晓有程序试图访问未经授权的资源,一下子就可以把病毒揪出来。不幸的是,其缺点也非常突出:黑名单机制对未知病毒完全无效,而白名单机制则需要大量的配置。并且,这个访问控制模块本身也有可能存在漏洞。

但是,访问控制并不是全部,一旦你的计算机丢失或者被查抄,里面的数据就能够通过其他手段轻松的得到。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加密技术了。即使你尝试用各种手段摧残硬盘,其中的数据仍然可能被恢复!要知道,2003年爆炸的哥伦比亚航天飞机的硬盘上99%的数据被成功恢复

简单的,你可以用比如GnuPG对某个文件进行加密。你首先解密这个文件,然后用Word对他进行编辑,然后保存并重新加密。看上去似乎没什么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最简单的,Word或者OpenOffice这一类的文本编辑软件会创建一大堆未经加密的临时文件,虽然在关闭编辑器时会被删除,但仍然能够容易的恢复。即便是没有临时文件,该文件在内存中的数据也有可能通过虚拟内存技术被交换到硬盘上,并以明文形式保存,一样能被黑客获取。

这个时候,磁盘加密技术就派上用场了。比如说TrueCrypt,或者Linux下的dm-crypt,等等。通过磁盘加密,整个文件系统,包括虚拟内存,都能够被加密,而且在打开文件时不用你手动解密,关闭文件后也不用手动加密!

但是磁盘加密也并非绝对安全:无法对引导区进行加密保护。所以,黑客一旦能够直接接触你的计算机,仍然能够在引导区上植入诸如stoned这样的木马,在你以后使用时获取加密密钥等信息。此外,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你的解密密钥仍然保存在内存之中,而内存上存储的信息在断电后仍然能够保存数秒甚至数分钟之久,黑客仍然有机会解密你的磁盘。

基本来说,一旦黑客能够在物理上接触到你的计算机,安全就很难保证!因此,我建议你:
1、保护好管理员账户,日常使用不同的非特权帐号。平时上网一个号,访问敏感资料用另一个帐号,这样能够尽可能避免因为帐号被入侵导致资料泄漏。但要注意的是,在Windows上,即使使用非管理员帐号,默认仍然能够读取计算机上的几乎所有文件,必须手动进行设置。如果是用的Linux,则建议开启AppArmor或者SELinux,并根据最小权限原理进行相应设置。
2、对计算机进行磁盘加密,个人比较推荐TrueCrypt,但最好自己编译源代码。Windows Vista还可以使用BitLocker,Mac的话也可以用FileVault,Linux的话自然就是dm-crypt了。
3、对重要信息定期备份,并加密存储在云存储服务器上,推荐使用DropBox。一旦你的计算机(怀疑)被黑客接触,或者受到病毒袭击,就立即格式化整个硬盘,并重新安装操作系统,然后从服务器上恢复数据。
4、保护好备份数据的账户。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账户最好使用不同的密码,并且要难以猜测。而对于备份数据这一类的重要账户,千万不要让其他任何人知晓。这一点我会在下次详细的说说。

最后要强调的是,尽管有着一万种保护计算机安全的手段,但黑客仍然有着一万零一种攻击手段。没有任何计算机系统是绝对安全的!但我们可以通过采用一些简单的安全机制,来极大的提高黑客攻击的成本和难度,尽可能的确保安全。



个人信息安全(二):网络账户安全



上次和大家扯了下什么是访问控制加密,及其在计算机安全中的应用。这次就说说怎么保护你网络账户的安全。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慎重选择服务商。一方面,如果服务商对安全不够重视,会导致你的账户很容易被入侵。比如最近出现的Facebook漏洞,使得用户个人资料很容易被泄漏。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如果你的服务商对用户不够尊重,他会很自觉的将你的信息泄漏给政府部门。比如说大名鼎鼎的雅虎公司,就不止一次的向中国政府泄漏用户资料。微软也不是什么好鸟,虽然我还没有听说过其向中国政府泄漏用户信息的事,但也曾因政治原因关闭过著名媒体人安替的博客。

至于国内的服务商,我就只说一句:完全不可信赖!比如说08年的时候,TOM版的Skype就被发现监控用户的文本聊天信息,而QQ的聊天记录也同样能够被警方轻松获取。而MSN的所有消息则是明文传输,完全没有保护。当然你也不要认为短信之类的消息就是安全的了,运营商最起码会保存半年之久

如果你实在要使用QQ,或者无法选择值得信赖的服务商,要怎么处理?最起码,你可以使用诸如Pidgin或者Empathy第三方客户端,然后安装能够对会话进行加密的插件,比如Pidgin EncryptionOTR,等等。在手机方面,最起码Android上有能够加密短信和语音通话的软件。但敬请注意,只有会话双方同时安装了加密插件,才能对聊天内容进行加密,否则仍然无法保密!但最起码,可以避免类似QQ这样的软件偷窥你的硬盘

其次是要保护好你的密码。密码被盗,帐号被入侵,不仅仅是害得你的所有资料被人窃取,黑客还能由此找出和你频繁联系的同志,然后轻松的"借"用你的网络身份,玩点小花样,来个一网打尽。

因此,第一个要做的事,就是选择一个难以猜测的密码。比如说123456显然就是个不好的密码,去年Hotmail泄漏的1万个密码中就有64个用户使用如此简单的密码。相反,比如说eNr9p1v_z就是个难以猜测的密码。怎么记忆如此复杂的密码?

我是这么做的
首先选择一句你喜欢的话,或者自己造个句子,比如说"我非常重视信息安全"。然后选择每个字或者单词的拼音或者英文或者其他语言的首字母,再把其中一些字母转换成大写、离该字母最近或者最远的数字键或者特殊字符等等,于是这句话就可能成了"iFn/e5a0"。

还有就是不同网站使用不同密码。这样能够避免一个帐号被盗而全军覆没。剑桥大学最近的研究就印证了这一点,大量网站对安全不够重视,导致黑客能够很容易的利用这些被你重复使用的密码。这样还能够防止某些居心不良的服务商把你帐号主动提供给政府然后他们顺便破解你所有的账户。

下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不要让其他任何人知道你的数据备份帐号。不仅是密码不能泄漏,就连用户名也要保密!不要问我为什么,这个要自己好好琢磨;)在你使用这些至关重要的服务时,注意在浏览器上开启隐私浏览,更不能选择记住用户名和密码。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你在登录网站时,用户名和密码应该被加密。但不幸的是,有些国内门户网站却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比如你登录Sina邮箱的时候,实际上是向login.sina.com.cn/hd/signin.php这个地址发出了一个HTTP POST消息,然后把你的用户名和密码明文传递。有图有真相。
简单的说就是你在向全世界宣布,我的用户名和密码在这里,欢迎大家窃取

还有诸如QQ邮箱,明明提供了TLS/SSL加密,却偏偏要默认使用一个通过JavaScript进行加密的方式来进行"保护"。我在这里打上引号,是因为此类保护并不能对抗中间人攻击,黑客仍然能够通过截获和替换数据包来获取你的登录密码。

GMail则不仅是在登录时,更是在整个会话期间提供了TLS/SSL加密保护,更加安全(关于TLS/SSL加密保护的更多细节,我会在下一篇文章中和大家分享)。

但就算你用了GMail,也不能说是绝对的安全。最起码,你可能面对各种钓鱼邮件,假冒Google给你发邮件,然后骗取你的密码。不要觉得这些攻击离你很遥远,前段时间就有一些维权人士遭受此类攻击。一般来说,服务商是不会向你索取密码的。因此,当你收到类似邮件,基本就能够认定是被钓鱼了。

总而言之,在网上混,凡事都要小心,多个心眼是没错的。还是哪句话,虽然没有绝对的安全可言,但我们能够尽量小心,大大的提高黑客攻击的成本,尽可能的确保安全。



2010年6月7日星期一

国新办:中国公民依法享有网上充分言论自由

http://news.qq.com/a/20100608/001005.htm
新华网北京6月8日电 (记者赵超、璩静)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表示,中国公民依法 享有互联网上充分的言论自由。
白皮书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公民言论自由 的权利。中国公民在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受法律保护,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在网上发表言论。网上交流活跃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特点,论坛帖文、博客文章数量之 巨大,在世界各国都是难以想象的。
白皮书说,中国的网站十分注重为网民提供发表言论 的服务,约80%的网站提供电子公告服务。中国现有上百万个论坛,2.2亿个博客用户,据抽样统计,每天人们通过论坛、新闻评论、博客等渠道发表的言论达 300多万条,超过66%的中国网民经常在网上发表言论,就各种话题进行讨论,充分表达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
白皮书表示,互联网新应用新服务为人们表达意见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博客、微博客、视频分享、社交 网站等新兴网络服务在中国发展迅速,为中国公民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提供了更便捷的条件。网民踊跃参与网上信息传播、参与网上内容创造,大大丰富了互联网上 信息内容。
白皮书还表示,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健全相关立法和互联网企业服务规范,不断 完善公民网上个人隐私保护体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规定,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邮件或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 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依据互联网行业自律规范,互联网服务提供者有责任保护用户隐私,在提供服务时应公布相关隐 私保护承诺,提供侵害隐私举报受理渠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个人隐私。

《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全文)


中新网6月8日电 据国务院新闻办网站消息,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日发表了《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对于加快国民经济发展、推动科 学技术进步和加速社会服务信息化进程的不可替代作用,高度重视并积极促进互联网的发展与运用。
白皮书旨在介绍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基本情况,说明中国政府关于互联网的基本政策以及对相关问题的基本观点,帮助公众和国际社会全面了解中国互联 网发展与管理的真实状况。
白皮书表示,中国政府将不断完善互联网发展与管理政策,使 其更加符合互联网发展与管理的内在规律及客观需要。在实践中,中国政府十分注重借鉴各国发展与管理互联网的有益经验,并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促进世界互联 网的繁荣发展。
《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互联网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前 言
互联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20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互联网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 社会生产生活和信息传播的变革。
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对于加快国民经济发展、推 动科学技术进步和加速社会服务信息化进程的不可替代作用,高度重视并积极促进互联网的发展与运用。中国政府把发展互联网作为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实现经济 社会科学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积极营造有利于互联网发展的政策、法规和市场环境;通过完善国家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重 点信息网络工程、鼓励相关科技研发、大力培养信息技术人才、培育多元化信息通信服务市场主体等举措,不断推动中国互联网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 长的信息消费需求。
中国政府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和广泛应用。随着 互联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人们的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已经开始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互联网使用人口最多的国家。
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互联网,关系国家经济繁荣和发展,关系国家安全与社会和谐,关系国家主 权、尊严和人民根本利益。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是中国政府的基本互联网政策。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依法管理互联网,致力于营造健康和谐的互 联网环境,构建更加可信、更加有用、更加有益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联网。
中国政府将不 断完善互联网发展与管理政策,使其更加符合互联网发展与管理的内在规律及客观需要。在实践中,中国政府十分注重借鉴各国发展与管理互联网的有益经验,并愿 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促进世界互联网的繁荣发展。
发表《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旨在 介绍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基本情况,说明中国政府关于互联网的基本政策以及对相关问题的基本观点,帮助公众和国际社会全面了解中国互联网发展与管理的真实状 况。
一、推进互联网发展与普及
中国政府和人民以积极的姿态迎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科研人员和学 者就在国外同行的帮助下,积极尝试利用互联网。在1992年、1993年国际互联网年会等场合,中国计算机界的专家学者曾多次提出接入国际互联网的要求, 并得到国际同行们的理解与支持。1994年4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会议期间,中国代表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最终就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达 成一致意见。1994年4月20日,北京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接入国际互联网的64K专线开通,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这标志着中国正式 接入国际互联网。
中国把发展互联网作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大机遇。中 国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规划互联网发展,明确互联网阶段性发展重点,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1993年,中国成立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负责领导国 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建设。1997年,制定《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将互联网列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出通过大力发展互联 网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2002年,颁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专项规划》,确定中国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包括推行电子政务、振 兴软件产业、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等。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 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路子。2005年11月,制定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互联网发展的重点,提出围绕调整经 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围绕提高治国理政能力,推行电子政务;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信息化等。2006年3月,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审议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下一代互联网,加快商业化应用。2007 年4月,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大力发展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网络文化信息装备制造业。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发展 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发展战略。2010年1月,国务院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促 进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在中国政府的积极推动及明确的政策引导下,中国互联网逐步走上全面、持续、快速发展之路。
中国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互联网基础设施。1997年至2009年,全国共完成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4.3万亿元人民币,建成辐射全国的通信光缆网络,总长度达826.7万公里,其中长途光缆线路84万公里。到2009年底,中国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 接入端口已达1.36亿个,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达866,367Gbps,拥有7条登陆海缆、20条陆缆,总容量超过1,600Gb。中国99.3%的乡 镇和91.5%的行政村接通了互联网,96.0%的乡镇接通了宽带。2009年1月,中国政府开始发放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目前3G网络已基本覆 盖全国。移动互联网正快速发展,互联网将惠及更广泛的人群。
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 完善促进了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民人数达到3.84亿,比1997年增长了618倍,年均增长3,195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28.9%,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境内网站达323万个,比1997年增长了2,152倍。中国拥有IPv4地址约2.3亿个,已成为世界第二大 IPv4地址拥有国。中国使用宽带上网的网民达到3.46亿人,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2.33亿人。中国网民上网方式已从最初以拨号上网为主,发展到以 宽带和手机上网为主。中国互联网发展与普及水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 下一代互联网研发。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下一代互联网的研发,实施"新一代高可信网络"等一系列科技重大项目。2001年,中国第一个下一代互 联网地区试验网(NFCNET)在北京建成。2003年,"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国进入下一代互联网的大规模研发和 建设阶段,现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IPv6示范网络,试验网所用的中小容量IPv6路由器技术、真实IPv6源地址认证技术和下一代互联网过渡技术等处于国 际先进水平。中国提出的有关域名国际化、IPv6源地址认证、IPv4-IPv6过渡技术等技术方案,获得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的认可,成为互联 网国际标准、协议的组成部分。
中国互联网发展、普及和应用存在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 问题。受经济发展、教育和社会整体信息化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中国互联网呈现东部发展快、西部发展慢,城市普及率高、乡村普及率低的特点。截至2009年 底,东部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40.0%,西部地区为21.5%;城市网民占网民总数的72.2%,农村网民占27.8%。弥合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数字 鸿沟",中国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中国互联网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发展起来的,它顺 应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要求,推进了改革开放的进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互联网在中国将更加普及,人们对互联网应用 水平的要求将会更高。中国政府将继续致力于推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努力在未来5年使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45%,使更多人从互联网受益。
二、促进互联网广泛应用
互联网推进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经济领域,互联网加速向传统产业渗透,产业边界日益交融,新型商 务模式和服务经济加速兴起,衍生了新的业态。互联网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互联网也日益成为人们生活、工 作、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正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着深刻影响。
互联网成为推动中 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包括互联网在内的信息技术与产业,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过去16年,中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26.6%,占 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不足1%增加到10%左右。互联网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利用互联网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带动了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 变。中国的工业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水平迅速提高。互联网发展与运用还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工业咨询、软件服 务、外包服务等工业服务业蓬勃兴起。信息技术在加快自主创新和节能降耗,推动减排治污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新型战略性 产业。2008年,中国互联网产业规模达到6,500亿元人民币,其中互联网制造业销售规模接近5,0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60,占 全球互联网制造业销售总额的1/10;软件运营服务市场规模达198.4亿元人民币,比2007年增长了26%。
中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大型企业电子商务正在从网上信息发布、采购、销售等基础性应用向上下游企业 间网上设计、制造、计划管理等全方位协同方向发展。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意识普遍提高,应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数量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网上零售规模增长 迅速,市场逐步规范。据调查,建立了电子商务系统的大型企业已超过50%,通过互联网寻找供应商的中小企业超过30%,通过互联网从事营销推广的中小企业 达24%,中国网络购物用户已超过1亿人。2009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3.6万亿元人民币。电子商务专业化服务体系正在形成,数字认证、电子支 付、物流配送等电子商务应用支撑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互联网促进了文化产业发展。网络 游戏、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网络影视等产业迅速崛起,大大增强了中国文化产业的总体实力。过去5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始终保持约30%的年均增长速 度,2009年市场规模达到200多亿元人民币。2009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为258亿元人民币,同比2008年增长39.5%,居世界前列。中国网 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均呈快速发展态势。持续扩张的网络文化消费催生了一批新型产业,同时直接带动电信业务收入的增长。截至2010年 3月,中国已有各种经营模式的上市互联网企业30多家,分别在美国、香港和中国内地上市。网络文化产业已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大力推 动优秀民族文化的网络化传播,实施了一系列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全国在线数据库总量达到30多万个,初步构建起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信息资源库群,有效满足了 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互联网促进了政府信息公开。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 政府全面启动"政府上网工程"。截至2009年底,中国已建立政府门户网站4.5万多个,75个中央和国家机关、32个省级政府、333个地级市政府和 80%以上的县级政府都建立了电子政务网站,提供便于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类在线服务。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有效提高了各级政府工作效率和政务公开水平。 2008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 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中央政府要求各级政府建立相应制度,针对公众关注的问题,及时作出解答。各级政府正不断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通过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各类媒体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向公众介绍相关政策的执行情况,以及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突发事件等的处置进展。互联网在满足公众知 情要求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互联网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工具。据抽样调查统 计,2009年,中国约有2.3亿人经常使用搜索引擎查询各类信息,约2.4亿人经常利用即时通信工具进行沟通交流,约4,600万人利用互联网学习和接 受教育,约3,500万人利用互联网进行证券交易,约1,500万人通过互联网求职,约1,400万人通过互联网安排旅行。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 网获取信息、丰富知识;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创业,实现自己的理想;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交流沟通,密切相互间的关系。在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 震、西南地区旱灾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中国网民充分利用互联网传递救灾信息,发起救助行动,表达同情关爱,充分展示了互联网不可替代的作用。互联网正在 成为一种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中国政府鼓励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公共服 务水平、便利人们工作生活的互联网应用,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的互联网应用格局,提高互联网整体发展和应用水平。中国政府将大力推动电子商务类、教 育类网站发展,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支持发展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倡导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以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 信息消费需求。
三、保障公民互联网言论自由
互联网在中国新闻信息传播领域得到充分应用。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发展网络新闻传播事业,为人们提供 了丰富的新闻信息,同时依法保障公民在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自从互联网进入中国,人们就充分运用互联网传播新闻信息。 中国的通讯社、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利用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开展网络新闻传播,满足人们的新闻信息需求,已形成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广播网等 一批综合新闻信息服务网站,不仅扩大了权威新闻信息传播的广度,而且为传统媒体自身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一批著名的商业网站也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 渠道。据统计,80%以上的网民主要依靠互联网获取新闻信息。网络媒体的发展不仅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有效性,而且在报道重要新闻事件中发挥了独特作 用,充分满足了人们的信息需求。网络媒体直播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等已成为惯例。
公民依法享有互联网上充分的言论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中国公民在 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受法律保护,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在网上发表言论。网上交流活跃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特点,论坛帖文、博客文章数量之巨大,在世界各国都 是难以想象的。中国的网站十分注重为网民提供发表言论的服务,约80%的网站提供电子公告服务。中国现有上百万个论坛,2.2亿个博客用户,据抽样统计, 每天人们通过论坛、新闻评论、博客等渠道发表的言论达300多万条,超过66%的中国网民经常在网上发表言论,就各种话题进行讨论,充分表达思想观点和利 益诉求。互联网新应用新服务为人们表达意见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博客、微博客、视频分享、社交网站等新兴网络服务在中国发展迅速,为中国公民通过互联网进 行交流提供了更便捷的条件。网民踊跃参与网上信息传播、参与网上内容创造,大大丰富了互联网上信息内容。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监督作用。中国政府积极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十分重视互联网的监督作用,对人 们通过互联网反映的问题,要求各级政府及时调查解决,并向公众反馈处理结果。绝大多数政府网站都公布了电子邮箱、电话号码,以便于公众反映政府工作中存在 的问题。近几年,一大批通过互联网反映出来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为便于公众举报贪污腐败等问题,中央纪检监察机构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开设了举 报网站。中央纪委监察部举报网站、国家预防腐败局网站等开通后,为惩治和预防贪污腐败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抽样调查,超过60%的网民对政府发挥互联网的监 督作用予以积极评价,认为这是中国社会民主与进步的体现。
高度重视互联网上反映的社 情民意。互联网在政府与公众之间架起了直接沟通的桥梁。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成为中国政府执政为民、改进工作的新渠道,互联网上的公众言论正受 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中国领导人经常上网了解公众意愿,有时直接在网上与网民交流,讨论国家大事,回答网民的问题。各级政府出台重大政策前,通过互联网征求 意见已成为普遍做法。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都通过互联网征求公众意见。近三年来,每年通过互联网征求到的建议多达几百万条, 为完善政府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互联网为人们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 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和直接渠道,为政府了解人民意愿,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维护公民依法享有的互联 网上言论自由。
四、管理互联网的基本原则与实践
中国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和有效管理互联网,努力完善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 障、公众监督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中国管理互联网的基本目标是,促进互联网的普遍、无障碍接入和持续健康发展,依法保障公民网上言论自由, 规范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推动互联网积极有效应用,创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公民权益,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和国家安全。
中国依法管理互联网。1994年以来,中国颁布了一系列与互联网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 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 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的相关条款适用于互联网管理。中国坚持审慎立法、科学立法,为互联网 发展预留空间。相关法律法规涉及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信息传播规范、信息安全保障等主要方面,对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者、互联网信息服 务提供者、政府管理部门及互联网用户等行为主体的责任与义务作出了规定。法律保障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同时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 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利用电信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政府在互联网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法定职责,依法维护公民权益、公共利益和国家 安全。国家通信管理部门负责互联网行业管理,包括对中国境内互联网域名、IP地址等互联网基础资源的管理。依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国对经营性 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许可制度,对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备案制度。国家新闻、出版、教育、卫生等部门依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对"从事新闻、 出版、教育、医疗保健、药品和医疗器械等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许可制度。公安机关等国家执法部门负责互联网安全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打击各类网络违法犯罪活 动。
积极倡导行业自律和公众监督。2001年5月,中国互联网协会成立,这是全国性 互联网行业组织,其宗旨是服务于互联网行业发展、网民和政府的决策。该协会先后制定并发布了《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互联网站禁止传播淫秽色情等不 良信息自律规范》、《抵制恶意软件自律公约》、《博客服务自律公约》、《反网络病毒自律公约》、《中国互联网行业版权自律宣言》等一系列自律规范,促进了 互联网的健康发展。中国互联网协会为治理垃圾邮件作出了不懈努力,使中国的垃圾邮件占全球垃圾邮件的比例从2002年的23%下降到2009年的 4.1%。为加强公众对互联网服务的监督,2004年以来,中国先后成立了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12321网络不良与垃 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12390扫黄打非新闻出版版权联合举报中心等公众举报受理机构,并于2010年1月发布了《举报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 息奖励办法》。中国政府将进一步支持互联网行业组织的工作,为行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服务,并依法保障公众举报网上违法信息和行为的正当权利。
主张合理运用技术手段遏制互联网上违法信息传播。根据互联网的特性,从有效管理互联网的实际需要 出发,中国政府主张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发挥技术手段的防范作用,遏制违法信息对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未成年人的危害。《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 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严禁传播含有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煽动民族仇恨、破坏民族团结、宣扬邪教以及淫秽色情、暴力、恐怖及侵害 他人合法权益等内容的信息。根据这些法律法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等应建立互联网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技术措施,阻止各类违法信息的 传播。
主张加强互联网法制和道德教育。全社会的法制和道德素养关系互联网环境建设。 中国政府支持开展互联网法制和道德教育工作,鼓励各类媒体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积极推动把互联网法制和道德教育纳入中小学日常教学内容。中国政府十分重视 青年组织、妇女组织等在提高全民网络素养中的作用,鼓励相关组织开展有利于普及互联网知识和正确使用互联网的公益活动。
确保未成年人上网安全。未成年人已成为中国网民的最大群体,截至2009年底,中国3.84亿网民 中,未成年人约占1/3,互联网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网络淫秽色情等违法和有害信息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突出问 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依法保护未成年人上网安全,始终把保护未成年人放在维护互联网信息安全的优先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采取 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禁止任何组织、个人制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赌博等毒害未成年人的电子出版 物以及网络信息等。国家鼓励研究开发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上网安全的网络工具,鼓励提供适合未成年人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保护未成年人上网安全,家庭、学校和 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中国政府将积极推进"母亲教育计划",帮助家长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互联网。
积极保护数字知识产权。2000年以来,中国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制定了《互联网著 作权行政保护办法》,以及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的相关司法解释,为保护数字知识产权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国家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查处互联 网侵权盗版行为。针对反复侵权、群体性侵权以及大规模假冒、盗版等行为,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一系列管理行动。中国将继续探索互联网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 护工作,努力实现保障公共利益和促进创新之间的平衡。
依法保护公民网上隐私。保护互 联网上的个人隐私关系到人们对互联网的安全感和信心。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健全相关立法和互联网企业服务规范,不断完善公民网上个人隐私保护体系。《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规定,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邮件或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 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依据互联网行业自律规范,互联网服务提供者有责任保护用户隐私,在提供服务时应公布相关隐私保护承诺,提供侵害隐私举报受理渠道,采 取有效措施保护个人隐私。
中国政府积极探索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互联网的途 径和方法,已初步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互联网管理模式。互联网管理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国政府将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互联网管理。
五、维护互联网安全
维护互联网安全是互联网健康发展和有效运用的前提。当前,互联网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各国普遍关 切的问题,中国也面临着严重的网络安全威胁。有效维护互联网安全是中国互联网管理的重要范畴,是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必然要求。中国政府认 为,互联网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互联网属于中国主权管辖范围,中国的互联网主权应受到尊重和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及在中华人民共 和国境内的外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享有使用互联网权利和自由的同时,应当遵守中国法律法规、自觉维护互联网安全。
依法维护互联网安全。为维护互联网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 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 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作出了相关规定,以促进中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 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六条规定,"电信网络和信息的安全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电信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 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维护互联网信息的安全流动。互联网信息的自 由流动与安全流动是相互依存的整体,应在保障互联网信息安全流动的前提下,实现互联网信息的自由流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维护互联网信息的安全流动,积极引 导人们依法办网、文明上网、正确用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 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互联网等电信网络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 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散布 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含有法律、行政法 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上述法律法规是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互联网信息安全的基本法律依据,所有中国公民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 织都必须遵守。
依法打击网络犯罪。近年来,中国的网络犯罪呈上升趋势,各种传统犯罪 与网络犯罪结合的趋势日益明显,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侵害他人财产的犯罪增长迅速,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入侵和攻击计算机与网络的犯罪日趋增多,利用互联 网传播淫秽色情及从事赌博等犯罪活动仍然突出。据统计,1998年公安机关办理各类网络犯罪案件142起,2007年增长到2.9万起,2008年为 3.5万起,2009年为4.8万起。为有效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中国法律规定,对利用互联网和针对互联网的犯罪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 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对不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予以行政处罚。
反对任何形式的网络黑客攻击行为。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面临黑客攻击、网络病毒等违法犯罪活 动的严重威胁。中国是世界上黑客攻击的主要受害国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中国被境外控制的计算机IP地址达100多万个;被黑客篡改的网站达 4.2万个;被"飞客"蠕虫网络病毒感染的计算机每月达1,800万台,约占全球感染主机数量的30%。中国法律禁止任何形式的网络黑客行为。《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明确规定,对"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攻击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致使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 络遭受损害"等破坏网络安全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二百八十六条对非法获取计算机信 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对提供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等违法行为的刑事处罚作出了具体规定。
各国国情和文化传统不同,对互联网安全的关切也有差异,应充分尊重各国对互联网安全的不同关切,在 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促发展,共同维护国际互联网安全。
六、积极开 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各国互联网彼此相联,同时又分属不同主权范围, 这决定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中国主张,各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互联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承担维护全球互联网安全的责任,促进互联 网健康有序发展,分享互联网发展的机遇和成果。
中国政府始终支持并积极开展互联网领 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派代表参加了历届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及与互联网相关的其他重要国际或区域性会议。中国高度重视在维护互联网安全方面的 区域合作,2009年分别与东盟和上合组织成员国签订了《中国-东盟电信监管理事会关于网络安全问题的合作框架》和《上合组织成员国保障国际信息安全政府 间合作协定》。在打击网络犯罪领域,中国公安机关参加了国际刑警组织亚洲及南太平洋地区信息技术犯罪工作组(The Interpol Asia-South Pacific Working Party on IT Crime)、中美执法合作联合联络小组(JLG)等国际合作,并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香港等国家或地区举行双边或多边会谈,就打击网络犯罪 进行磋商。2006年以来,中国公安机关共办理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关网络犯罪的协查函件500余件,涉及黑客攻击、儿童色情、网络诈骗等多种案件 类型。中国积极推动建立互联网领域的双边对话交流机制,2007年以来先后与美国、英国举办了"中美互联网论坛"和"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为学习借鉴其 他国家互联网发展与管理的有益经验,2000年以来中国政府先后组织数十个代表团,访问了亚洲、欧洲、北美、南美、非洲等40多个国家,将相关国家的成功 经验应用到中国互联网发展与管理的实践之中。
中国主张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互联网管理中 的作用。中国支持建立一个在联合国框架下的、全球范围内经过民主程序产生的、权威的、公正的互联网国际管理机构。互联网基础资源关系到互联网的发展与安 全。中国认为,各国都有参与国际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的平等权利,应在现有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多边的、透明的国际互联网基础资源分配体系,合理分配 互联网基础资源,促进全球互联网均衡发展。
各国应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多形式、多 渠道、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各国政府可建立双边交流机制,就互联网政策、互联网立法、互联网安全等问题交流观点、经验和做法,平等协商解决分歧。各国政府 应支持互联网行业组织开展国际交流活动,鼓励互联网行业组织通过交流增进共识,共同解决互联网业界面临的问题。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科学和伦理问 题,应鼓励各国专家学者开展学术交流,分享研究成果。面对日益突出的跨国网络犯罪问题,各国执法机构应加强共同防止和打击网络犯罪的侦查协作,建立多边或 双边的合作机制。
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互联网发展机遇。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 外开放政策,始终依法开放中国互联网市场,欢迎各国企业依据《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进入中国互联网市场,分享中国互联网发展机遇。中国恪守世界贸易 组织成员应履行的普遍性义务和具体承诺义务,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在华合法权益,并积极为在华外资企业依法开展与互联网相关的经营业务提供良好的服务。
结束语
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得益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得益于国际先进技 术和经验。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科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社会文明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促 进互联网发展,鼓励运用新技术提供新服务,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中国互联 网仍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中国政府将坚持依法管理互联网的基本原则,坚持立足本国国情,努力遵循互联网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以有效 管理促进科学发展,为世界互联网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2010年6月6日星期日

探营全国“扫黄打非”办:4个月收到14万条举报

转自:新浪网

一幅幅不堪入目的黄色图片呈现在电脑屏幕上,陶君如(化名)
迅速地拉动着滚动。“这非常厉害!”他轻声说。如今,他已经不敢再点开这些黄色图片了。半年多以来,他的电脑已经重装了四五次——
黄色网站的病毒实在太多。

2009年11月,全国扫黄打非、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决定将各自原有的举报中心合并为全国扫黄打非举报中心,原本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工作的陶君如被安排了这里。自那时起,赶上了网络扫黄专项行动的陶君如每天都要打开上千黄色网站的链接。

电话铃声不断响起,在这间50多平米的公室里,全国扫黄打非举报中心的四名工作人员,每天都在忙碌地重复着同一个动作——
输入举报人提供的网络地址,核实是否为黄色内容,然后分类备案并转给相关职能部门。

“我们的前期工作就是要核查举报人提供的IP地址,属于黄色信息的转给公安部门,属于低俗信息的转给网络管理部门。全国扫黄打非干部杨孟西(化名)说。

个月14举报

他们属于幕后的网络扫黄英雄,按照规定,他们的姓名与身份严格保密。虽然全国扫黄打非是高规格的领导机构,举报中心这四名工作人员大多选调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属的事业单位,属于事业编制。

面积足够大的举报中心公室里,左半部分专门辟出一块会客区,用来接待来访的举报者。当然,除了来访,这里还接受电话、邮件等任何举报方式。

在陶君如的邮箱内,满屏都是举报信件。每一封举报邮件他都要复制链接,打开页面,分类转递。除此之外,他还需拆开无数快递信件,海量的黄色信息从全国各地涌了这位38岁的中年男子面前。

仅仅2010年4月,举报中心已经接相关举报线索14查找核实互联网与手机wap(无线应用协议)网站上淫秽色情和不良信息的网站
IP地址和网站属地共计13

2010年初,全国扫黄打非对山西一名举报32个淫秽色情网站的举报人施以元重奖,引起一轮举报黄色信息的热潮。

这位署名“山西省忻州市一名刚毕业大学生张某某”的举报人,利用一下午的时间搜32个淫秽色情网站,并结合自身以及周边同学的经历,写下近
2000字的举报信。“现在,这封信成了一个格式,在那之后全国扫黄打非举报中心接的许多举报信,都模仿了小张的写法。”杨孟西笑着说。

陶君如已经非常熟悉业务,但他仍然惊诧于网络上的黄色信息居然如此之多。他当过十几年兵,级干部。军队有自己的网络系统,他并没有多少机会接触互联网。即便是后来转业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他也没有与网络打太多交道。

对于举报信息,陶君如都会非常仔细地筛选。这个活儿并不轻松。“经常有举报者不理解我们。”他说,“有些举报者质问为什么他们举报了数量庞大的黄色网站,却并没有得奖励。”

全国扫黄打非举报中心接举报信件中,有的举报者甚至列出了多达700多黄色网站地址。他们不知道的是,被举报的黄色网站必须是在全国扫黄打非公安部等几家举报中心没有举报过的,必须是第一举报人,才能得奖励。而目前举报中心接举报信息中八九成都是重复举报

网址已经变了,但网页仍然是那个网页

对于这些被重复举报的网站,陶君如说绝大部分使用的都是境外服务器,“我们没有法干涉。关掉一个网址,黄色网页会自动跳转,十多个乃至更多的地址都指向同一个页面,根本没法彻底清除。”

举报者并不相信相关部门处理不了境外服务器,许多人愤怒地指责扫黄行动是“雷声大,雨点小”。

“我们解释不好,很多人就接受不了。”陶君如说。他随意打开一封举报邮件,复制链接,放在专门的IP地址查询网站。查询结果显示该黄色网站属地是美国。“大部分在美国,也有加拿大的。”据他了解,相关职能部门对于这类网站曾在技术上做过努力,但目前并无结果。

“甚至,公安部门所使用的IP地址查询信息库也是旧版本的,新版本只有工信部门才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扫黄工作人员说。

4月16日,在一次扫黄行动相关部门的会议中,迫于举报者质问处理效果的压力,公安部相关人员表示,公安部已经将著名的黄色网站“草榴社区”列为重点督案件,必要时甚至准备采用非常手段,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对该网站采取行动。

陶君如对“草榴社区”非常熟悉,在他的邮件内,对“草榴社区”举报信件不胜枚举。实际上,“草榴社区”的国内维护人员,在2009年4月已经被法院以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5000元。

但是,“草榴社区”的运行并没有终止,人们仍然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它。陶君如随意打开几个举报信中的网络链接,几乎无一例外地最终都指向“草榴社区”。

“IP地址是动态的。治理黄色网站,只是把国内搞维护的人抓起来而关不了服务器的话,网站通常都还在运行,这不只是‘草榴社区’一家。”陶君如说,诸如“白宫会所”、“奸夫淫妇网”等黄色网站,情况与“草榴社区”一样。网址已经变了,但网页仍然是那个网页。

据了解,对于那些设在境外服务器的黄色网站,应公安部门的要求,全国扫黄打非只做备案,已经不再转递给他们。使用国内服务器开设黄色网站,打击非常简单,而要通过观察那些使用境外服务器的黄色网站运行中的蛛丝马迹来抓捕其在国内的维护者,难度相当大。

对于接下来的网络扫黄行动来说,这是一个绕不开的难题。

模糊的“低俗十三

作为一个高规格的协调机构,全国扫黄打非公室的成员单位包括了28个部门,占了国家党政部门的一半。另外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谁主管谁负责”一直是“扫黄打非的工作原则。然而,什么信息是黄色的?什么信息是低俗的?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划定界限。

即便是作为全国扫黄打非的工作人员,对于黄色与低俗,也大多是个人判断。“手机黄段子应该属于黄色内容吧。”陶君如不大肯定。

“黄色还好判断,低俗比较难。”他接着说,在全国扫黄打非举报中心,许多举报人都会举报一些视频网站中的搞笑视频,以及泳衣之类的图片。举报者言之凿凿,认定那些视频和图片都属于低俗范畴。

由于有太多的举报举报网络上的避孕广告图片、仿真器具、内衣广告等内容,陶君如曾经专门咨询过相关部门,他得的答案是,这些都经过相关国家部门许可,并不属于低俗范畴。

对于黄色与低俗,他们曾经向拥有最终解释权的国务院新闻了解过。新闻给他们传来了一份专门为清理整治网上低俗内容而发的低俗“十三”。

在这十三中,“传播一夜情、换妻、性虐待等的有害信息”,“恶意传播侵害他人隐私的内容”,“推介淫秽色情网站和网上低俗信息的链接、图片、文字等内容”,“非法性药品广告和性病治疗广告等相关内容”等,都属于低俗内容。

陶君如认为,这样一来,许多原本应该是黄色内容的却列入低俗范围去了。而对十三中“以庸俗和挑逗性标题吸引点击的内容”、“直接暴露和描写人体性部位的内容”等等却又缺乏可操作性。

“艺术图片没法说是低俗吧,但它却直接暴露和描写了人体性部位。庸俗和挑逗性也没有标准。”陶君如说。

某著名网站的质检组主编向本刊记者介绍,他们在分辨黄色与低俗时,通常也是依据各自经验。就她个人而言,露点是绝对不允许的,即便是一些内衣广告、仿真器具等商品网站,也同样不允许露点。

“不如只谈黄色。”陶君如说。低俗既然这么难以界定,那就没有必要去专门整治。目前,全国扫黄打非举报中心转递职能部门的低俗内容举报只有不1%。

很多举报电话在凌晨打来

1月15日,在第23次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2010年的工作重点被概括为:打击非法出版物作为“重中之重”,打击互联网和手机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作为“突出任务”,打击侵权盗版和非法报刊作为“日常监管的重点”。

作为“突出任务”的互联网和手机扫黄正在步入高潮。据了解,4月16日扫黄行动相关部门的会议中,公安部门表示将在近期公布一批各地破获的大案要案。全国扫黄打非公室也发出通知,其督案件最高可获得20的经费补贴。

对于给举报者的奖励,截至4月6日,今年举报中心向491名举报人发放了共计49.7元奖励,但有些举报者却选择了放弃。“领取奖励需要对方的一些个人信息,许多人担心是诈骗。”杨孟西笑着说。

另外,为了激励职能部门,全国扫黄打非公室每年都会给他们一定的案补贴。除此之外,每年年终都会举一次评奖活动,奖励先进个人与集体。通常情况下,先进个人的奖金是一元,先进集体的奖金是四元,这比以前翻了一番。

目前,全国扫黄打非每年的公经费是1200元。每年年终的评奖活动加上日常案补贴,大概花去他们公经费的一半——       600元。

对于陶君如他们来说,现在最主要的压力恐怕就是工作量。举报中心每天都要24小时值班,处理四五百黄色网站信息,以及其他涉及“扫黄打非”的举报。“很多举报电话都是在凌晨两三点、四五点打来,每天都有。”陶君如说。

这些都由他们四人完成。前不久,《望新闻周刊》撰文分析说,鉴于“扫黄打非”工作的经常性、重要性,“扫黄打非这样一个议事协调的临时机构
“做实”的趋向明显。但全国扫黄打非尚未听任何此类信息。“现在要编制太难了。”杨孟西说。■

2010年6月2日星期三

大量海外网站解封

大量海外网站解封 http://www.williamlong.info/blog/archives/448.html
 最近的网络是怎么了,变 得非常令人难以想象,先是解封大量海外成人网站,现在突然解封了大量海外的工具服务类型的网站,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难道 上头想通了,知道面对现实了。

  目前已经确认有 Bit.ly, HootSuite, Xmarks, Vimeo, Google GHS等网站解封,群众对于突然而来的大量解封海外工具服务型网站表示情绪不稳定。

  最令我高兴的是bit.ly和Xmarks的解 封,biy.ly是海外使用最为广泛的短网址服务,很多人都使用这个缩短网址服务,解封这个服务实在太方便广大用户了,这真是特大利好消息啊,以后终于可 以使用这个短网址服务了。

  Xmarks也是重要的服务,可以在不同浏览器、不同电脑之间同步书签,使用非常方便,这个服务解封后,对于 对台电脑工作的人来说是太方便了。

  据消息人士透露,这次可能是因为美国要投诉WTO说网络审查属于贸易壁垒,才出现大量解封的情况。先 前美国的计算机和通讯行业协会指责中国的做法对美国的互联网企业构成歧视,同时也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谷歌公司的副总裁也表示中国要求网络公司对搜索结 果进行自查违反了国际贸易准则。


不知道怎么回事,上面的网站大部分仍然没有解封。难道是GFW联通和电信屏蔽有差异?

测试GHS的IP根据webkaka 的结果,除了联通/网通出现超时,其他的网络都解封了。

lZMLIJXHZt3XQTRXOTV58v9BDew0Jp5ghObx8m35Vs3ZXeVVy5RyBJ5gIrzFCoOGMEiOdNpoHIqGPBnJqxMv8MGZJQ=s512





检测位置(IP)    线路    结果    下载时间(秒)    下载速度(Kbps)
  广东深圳(211.154.135.213)    电信    OK    0.188    7202.128
  上海(221.181.65.7)    移动    OK    0.109    12422.018
  四川乐山(222.214.216.54)    电信    OK    0.203    6669.951
  山东济南(60.216.89.230)    网通    OK    0.047    600.747
  北京(210.51.0.215)    网通    超时    N/A    N/A
  浙江台州(122.226.213.43)    电信    OK    0.004    338500.000
  黑龙江(125.211.197.124)    网通    超时    N/A    N/A
  湖南长沙(61.137.94.117)    电信    OK    0.188    7202.128
  辽宁沈阳(61.176.11.255)    网通    超时    N/A    N/A
  湖北武汉(211.98.106.255)    铁通    OK    0.114    11877.193
  云南昆明(119.62.0.115)    联通    OK    0.014    2,048.000
  陕西西安(61.134.1.25)    电信    OK    0.209    6478.469
  福建厦门(218.104.136.135)    联通    超时    N/A    N/A

2010年5月9日星期日

NET.RU 解封

2010.5.9 NET.RU正式解封,此时距2009.7.15 NET.RU集体被封已经将近一年了。
 NET.RU 解封还是值得庆祝的,现在不用翻墙软件也能直接访问RU域名了。
 悲剧的是之前因为NET.RU被封还换了域名 . 从原来使用的PCXINGXING.NET.RU到现在的PCSTAR.ORG.RU 。没想到现在突然解封了。

2010年4月9日星期五

中国ISP又一次劫持了互联网

过去两周内的第二次,从中国传播出去的错误网络信息让整个互联网出现混乱 
本周四早晨,一家叫IDC China Telecommunication的小型ISP的错误路由数据,经过中国电信的二次传播,扩散到了整个互联网,波及到了 AT&T、Level3、Deutsche Telekom、Qwest Communications和Telefonica等多个国家的大型ISP。事故始于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点,持续了大约20分钟。在此过程中,有 32,000到37,000个网络接收到了错误的数据,包括8,000个美国网络,超过8,500个中国网络,1,100个澳大利亚网络,230个法国网 络。

2010年4月2日星期五

DNS污染影响到整个互联网,中国DNS根服务器被关闭

由于影响到智利和美国互联网络,一台位于中国的DNS根服务器被切断互联网络链接。服务器的操作者Netnod确认了这一行为,并表示由于来自中国的网络审查制度影响到了一些互联网站点。
上周三的时候,在NIC智利节点的工作人员发现若干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提供了错误的DNS信息,而且明显的来自中国。中国一直以来都通过 DNS系统来强制进行互联网审查,这也是所谓的[功夫]墙的一部分功能,所以ISP们都使用了错误的DNS信息。这意味着类似Facebook、 Twitter或者YouTube之类的网络连接都会被直接指向中国境内的某些电脑。
NIC智利在周五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到,VTR、Telmex和其他几个ISP的上游提供商–环球电讯(Global Crossing)受到影响,最早从周三就开始有报道,但显然再早的几天就有了。另外NIC智利提到他们位于加州的服务器也同样受到了冲击,错误DNS信 息来源自何处尚不明确,也许是通过Equinix,或者是通过Network Solutions。
Network Solutions的工程部副总裁Rick Wilhelm声明他们并没有为NIC智利提供服务,另外Equinix和环球电讯没有立即发表任何声明。Netnod维护了一台DNS根服务器位于中国 的镜像服务器,现在已经开始在服务器上执行撤回路由广播的操作。公司CEO Kurt Lindqvist在一封给记者的电子邮件中说到,他”不记得”关闭了此台服务器的互联网链接。

Netnod坚持他们的服务器并没有包含重定向网络链接的错误信息,一些安全专家也表示,这些数据有可能被中国政府在中国的互联网的某处进行了替换,而这个替换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整个国家的[功夫]墙。